澎湖的第三天是南海之旅~
澎湖旅遊大致以馬公三島為中心,分北海、南海旅遊,北海以白沙灘著名的吉貝嶼為主,南海則是望安及七美為主。
七點半集合前往碼頭搭船,等船時間,看見角落有幾朵向日葵,真是太符合澎湖的陽光了!
紅色屋頂建築,就是南海旅遊中心,南海船隻從這裡出入
快艇慢慢往外海而去...漁船風光也不賴
看見觀音亭彩虹橋~白天長這樣子
逐漸駛離了馬公港,海水更藍,船速加快,拉出白花花的水紋...
快艇將一路直達最南端的七美,所以時間有點久,最好的方式就是欣賞沿途美景...
看這位老兄多愜意,一人在小船上垂釣著,白色小船真顯眼漂亮!
礁石上,有人在撿拾著什麼?
東邊的海面波光粼粼,彷彿耀眼珍珠全浮上水面來了!
這玄武岩,千萬年來鎮守著澎湖,成就了海上珍珠
水面上突然出現一條魚跳躍著,小小一條,但十分矯捷,趕緊拍下來!
沒有看到鯨豚,看到這小魚也不錯!
看雲~
看浪!
時間就在這「東張西望」之間過得特別快,不知不覺抵達七美了!
騎著機車,往第一站「七美人塚」,這也是這小島名字的由來
七美,是澎湖群島最南方的島嶼,傳說明朝初年七位女子擔心受倭寇所辱而投井以保貞節,後人填井為墓,七美人靈魂遂化身七株香楸樹,長年翠綠。
七美人塚旁的文守殿
文守殿旁的「香楸苑」
七美燈塔
這裡叫做「望夫石」,我們研究半天,究竟如何像一名女子望夫呢?
有人說,最左邊是頭,再來是胸,再來是肚子微禿,所以要望夫回來負責!呵呵
有人是說,左邊這個圓,是側向海上的臉,中間上方一條黑影像眼睛線條,再右一點點有鼻子、嘴巴~嗯!有像!
(據澎湖人給我消息,第一種猜測(懷孕)才是對的!)
騎著機車沿著環島公路前進,處處都是這樣的美景!
這裡叫「下巷」,海水侵蝕了岩石,形成一條內凹的海溝,宛如巷子一般。
這裡則是叫做「大獅」
那塊岩石,像不像一隻廣東醒獅朝向大海,頭頂兩個小小圓尖的耳朵?
大獅旁邊,有一處海蝕平台,平平整整的,彷彿精心測量過一般!
馬瓔丹襯托一下~
沿途草皮上有好多羊, 咩咩咩~好久沒聽到的聲音囉
這個平台叫做「小台灣」,你看,很像吧!!
平台上有人會上去垂釣!
回顧來時路,又有另一番壯闊!
時間有限,朝著非到不可的景點飛馳而去...
這景點就是~~~~「雙心石滬」
漂亮吧!!!
多看幾張!!
石滬,是澎湖當地相當獨特的設施景觀,所謂石滬,就是用許多石塊在潮間帶所堆砌成的圍籬,漲潮時漫過石滬,海水會將魚類帶進來,等退潮時,這些魚就被困在這裡頭,當地人可以從容去捕捉。而一般的石滬都是一條,只有這裡是雙層,形狀又剛好是兩個心形,所以有「心心相印」意涵,所以成了每個來七美的遊客必到之處!
結束七美島巡禮,上船往望安而去
望安島對面將軍澳嶼上高30公尺的「船帆石」,這裡,有我美麗的回憶~
將軍澳,雖然只有望安島面積的五分之一,但相當熱鬧繁華,故有「小上海」之稱~
看將軍澳碼頭附近的房舍就可以感受!
我那一篇「那一夜的星空」就是在將軍澳嶼,照片後方的海灘...
但此趟沒有登陸將軍澳,是前往望安島。
望安島舊名「八罩島」,因為有八個島嶼環伺故稱「八罩」,八罩像網,所以又稱「網垵」,後改為諧音「望安」。
偷拍一下同船的正妹,呵呵!很奇怪,她怎麼都不怕曬黑呢?此時可是正中午耶!!
望安第一站是綠蠵龜保育中心,建築造型就像一隻龜
玻璃牆面反射身後的海景,對鏡自拍一張~哈!
這就是綠蠵龜,俗名「石龜」、「黑龜」、「菜龜」,因體內脂肪富含葉綠素,因而得名。背甲最長可達125公分,體重達230公斤。
每年3、4月成熟綠蠵龜會洄游到望安近海交配,5~10月母龜在滿潮夜晚上岸產下大約100顆如乒乓球大小的卵,用沙覆蓋,約50天後孵化,幼龜奔向大海,當然,有很多幼龜還沒奔到大海就結束生命了。
走出保育中心,就看到這一片沙灘,若不是正中午,真該去玩玩水!
望安花宅部落,有許多古厝,這花宅,可不是「我們這一家」的花宅喔!不要跑來這裡找「花媽」啦。
真是漂亮的部落~我想,如果是清晨或是黃昏在此漫步,一定更棒!
來到望安最高的地方~天台山,海拔僅53公尺,往右看,綠地綿延~
往右看,海岸綿延~
天台山上有一塊岩石,中間凹陷處,好像一個腳印,相傳是赤腳呂洞賓所留下的,故名「仙跡石」。
在這裡,我第一次看到仙人掌開花,竟是如此漂亮!
這是天人菊吧?
接著來到「鴛鴦窟」
這裡,早已經沒有昔日鴛鴦戲水的美景啦!但自然風景更迷人!
很美吧!!
這裡,不僅是望安最後一個景點,也是算三天澎湖之旅的結束,因為回程,熱壞了,躲到快艇裡頭吹冷氣睡覺去~
醒來,也回到馬公,接著回民宿拿了所有行李搭船返回台灣...
下午五點,台灣海峽的海水映著天空的紅霞,像幅抽象畫
回頭望見一座小島...再見了澎湖!
揮一揮衣袖,我帶走記憶中的雲彩!